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或破裂,导致椎间盘内部物质向外侵犯或压迫腰椎神经根或脊髓,出现腰痛、下肢疼痛和/或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。椎间盘是由韧带和纤维环包裹的类似“软垫”的结构,位于相邻的两个腰椎骨之间,具有缓冲和支撑作用。随着年龄增长和腰椎负重等因素的影响,椎间盘可能会逐渐退变、失去水分和柔韧性,甚至破裂,导致其内部物质向外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,引发疼痛和其他症状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表现
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,其症状表现十分明显,通常包括腰痛、下肢疼痛、麻木和肌肉无力等。
腰痛: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常见症状就是腰痛,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和僵硬感。疼痛的程度和范围因患者个体差异而异,一般来说,疼痛会随着活动的增加而加重。
下肢疼痛: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导致下肢疼痛,这种疼痛一般是从臀部开始,向下延伸到膝盖或脚部。
麻木和刺痛: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会导致患者感觉到下肢麻木和放射痛。放射痛是一种像电击一样的疼痛感觉,通常会从腰部向臀部和腿部延伸。这种疼痛通常被形容为像针刺一样的刺痛,有时还会伴随麻木感。
肌肉无力:当神经根受损严重时,患者可能会感到肌肉无力,这会导致步态异常或行走困难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的原因
神经根受压: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通常是因为腰椎间盘脱出或移位,压迫周围的神经根,导致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输,引起腿部麻木和疼痛等症状。
神经组织缺血缺氧: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神经组织局部缺血缺氧。腿部神经和肌肉组织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工作,缺血缺氧会导致神经细胞和肌肉组织的损伤和死亡,从而影响腿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。此外,腿部缺血缺氧也会引起局部的疼痛和麻木感。同时,缺氧也会导致局部产生酸性代谢产物,激活痛觉受体,从而引起疼痛。
神经反射作用:人体会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来尝试保护受损的区域,当腿部感觉受到刺激时,身体会通过神经反射机制产生一种自动反应,即使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腿部的神经信号无法到达大脑,也能够引起腿部的肌肉收缩和运动。但这种神经反射作用可能会导致腿部麻木或疼痛等症状。
如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
保持正确的姿势:保持正确的姿势是预防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的重要措施。正确的姿势包括站立时保持直立,坐下时选择合适的椅子,使用腰靠和靠背,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。
进行适当的运动: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强腰部肌肉,增加脊柱的稳定性,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的症状。可以进行一些适量的低强度运动,如散步、游泳、瑜伽等。此外,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负荷的活动,以免加重症状。
采取药物治疗:药物治疗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的常用方法。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、镇痛药和肌肉松弛剂等。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,减轻腿部麻木感。
手术治疗:对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,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。手术可以减轻神经根压迫,恢复神经功能,减轻疼痛和麻木感。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。但手术治疗风险较高,需要慎重考虑。
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的治疗,应该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,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,同时,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运动习惯,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症状。
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
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很大影响,因此,预防非常重要。
第一,保持良好的姿势对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非常重要。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,如低头看手机、弯腰工作等,都会导致腰部过度负荷,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的风险。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挺胸抬头、双脚分开站立,坐姿时背部靠在椅背上,注意保持腰部的自然弯曲,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。
第二,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腿麻。适当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,减少腰部的负担,提高脊柱的灵活性。适合锻炼的项目包括瑜伽、普拉提、游泳、快走等,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,不要过度锻炼。此外,可以采用工间操等方式,每1-2小时进行一次短暂的活动。
第三,减少劳累和过度用力也可以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。长时间站立、弯腰、抬重物等都会增加腰部的负荷,长期下来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的发生。因此,需要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中的负荷,避免过度用力和劳累。
第四,定期进行检查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的重要措施。如果出现腰部不适或者腿部麻木等症状,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,早发现、早治疗,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。
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入手,保持良好的姿势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、减少劳累和过度用力以及定期检查都是非常重要的。通过这些预防措施,可以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的风险,减轻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。
文/谢学虎 费琦(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)
标签:
Copyright @ 2015-2018 欧洲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